湖北学子三下乡: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农业与文旅融合的模式创新研究
作者:曾涵熙 何璧真 浏览人气: 发布时间:2025-07-16
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12日电(通讯员 曾涵熙 何璧真)为助力乡村振兴,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与红色文化传承相融合,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RB015小分队于近日赴湖北省黄冈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。团队围绕谦益农业及生态文旅,深入探寻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,旨在通过挖掘特色资源潜力,促进乡村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,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RB015全体成员在实践过程中,深入了解了谦益农业的生态发展模式、袁夫稻田的农旅融合经验、田间农人的真实生活与需求,以及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承现状。了解了当前乡村在生态农业发展、农旅融合推进、红色资源利用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与挑战。
躬行谦益田垄:于青秧沃野间破译绿色农业的振兴密钥
图为队员们在谦益农业(湖北)有限公司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边预婷 摄
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的谦益农业以生态种植为核心,坚持不使用化学农药、化肥,致力于培育优质绿色稻米,其产品凭借天然健康的品质获得市场认可,是当地绿色农业发展的典范。抵达谦益农业的稻田,连片的生态稻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。这里的种植模式不仅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,更守护了乡村的生态环境,为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围坐田埂话桑麻:从掌心老茧里触摸乡村发展的民生肌理
图为在谦益农业水稻种植基地,成员们下田体验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边预婷 摄
在与当地农民的交流中,RB015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他们分享了参与谦益农业生态种植的经历,从最初的犹豫到如今的坚定。他们的收入随着生态农产品的热销稳步提升,生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。一位农人笑着说:“现在种的粮食绿色健康,卖得好,我们干着也有劲,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。”这些朴实的话语,道出了乡村发展带给百姓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,也让成员们读懂了乡村振兴背后的民生温度。
徜徉袁夫稻浪:观农旅交响如何让乡土生长出“诗与远方”
图为成员们在袁夫稻田门口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边预婷 摄
袁夫稻田将农业种植与乡村旅游巧妙结合,打造了集稻田观光、农事体验、民宿休闲于一体的农旅项目。里面是错落有致的稻田间点缀着特色民宿、观景平台,游客们或体验插秧、收割等农事活动,或在稻田边休憩赏景,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每逢节假日,都有许多以家庭为单位来袁夫稻田通过农旅融合,让传统土地焕发新活力,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,更让乡村成为城里人向往“诗与远方”,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。
回溯红色坐标:在精神血脉的赓续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磅礴动能
图为在红十五军纪念馆,成员们参观红色历史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曾涵熙 摄
当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,曾是革命斗争的重要区域,留存着多处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。RB015团队成员走访了这些红色地标,聆听革命故事,感受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奋斗的精神。在纪念馆内,一张张老照片、一件件旧文物,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。当地通过修缮革命旧址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等方式,传承革命精神,不仅让红色文化得以延续,更激励着当地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,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在实践过程中,RB015团队总结出,从政府到企业,从农人到游客,都对当地的生态农业、农旅融合和红色文化充满期待,展现出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。谦益农业的负责人在交流中提到:“生态是根基,民生是根本,我们要守住绿色底线,带动大家一起富起来。”这一理念也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导向。
RB015小分队成员认为,乡村振兴离不开绿色产业的支撑、民生福祉的提升、特色文旅的融合以及红色精神的引领。未来,应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的规模化、标准化发展,深化农旅融合的广度与深度,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,让绿色成为乡村的底色,让文化成为乡村的灵魂,让民生成为乡村的温度,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。青年学生也应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,用知识和行动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