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脚步亲吻热土,用青春对话山河
作者:“青衿筑梦·赋能兴乡”暑期社会实践队 华艺洁 浏览人气: 发布时间:2025-07-03
初夏的阳光正好,绿层层的灯芯草随风波浪,荡起我们十二颗跃动的赤子之心。当双脚踏上这片土地,我看到了村民们朴实热情的微笑;我吃到了一个又一个脆甜而又难以推拒的西瓜;我感受到了基层干部对我们热情地欢迎以及帮助。我想,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,我们又能做些什么。
用眼视田野。
初到塔溪村,一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。道路两旁铺满的金黄色的灯芯草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,好似金色的地毯,热情地欢迎每一位到访者。沿路走进村委会,眼前的场景更令人动容。这里没有想象中的严肃刻板,干部们不是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,而是与群众们同劳动、共奋斗,满地铺满了灯芯草是为人民服务最好的诠释。后续我们跟随产业村长严爱根的脚步参观灯芯草工厂,在此过程中了解到严村长抱着为家乡做实事的信念,义无反顾地回归家乡,在几年的时间内将灯芯草产业发展壮大,将灯芯草的每一寸利用到极致。我惊叹于我所看到的一切,闷热的厂房、轰隆作响的机器以及手工作业的老人家,这一刻“回村带动就业”这句话在我的心里化作眼中的实质,青年返乡就业创业不再是一句口号。
严村长返乡创业的这几年,塔溪村悄然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。漫步田间,成片的灯芯草在微风中摇曳宛如绿色的海洋--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这片土地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。该产业从最初的人工剥芯到专门研制的代替60个人工的剥芯机器;从最初的农产品直接售卖到不断创造的深加工产品出售,村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幸福感也在不断地得到满足。我们也将充分发挥我们所长,以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。通过策划系列助农直播,带领观众云游灯芯草产业全过程;运用镜头精心制作展现灯芯草之美的宣传片。在各大平台发布短视频,持续输出优质内容,这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应有的使命担当。
用耳听乡音。
在走村入户的调研中,我们收集到村民最真实的声音。虽然大家对灯芯草产业充满热情,但也道出其中的痛点:留守劳动力不足导致灯芯草种植压力太大;育儿家庭难以兼顾农事;按重售卖利润较低等等。这些藏在田间地头的真实诉求,正是我们需要传递的关键信息。作为连接村民与产业的桥梁,我们要当好这个“传声筒”,让基层的声音被听见,让发展的难题得解决。
在与村书记、村长聊天中,“想要将我们所学用到造福人民当中去”、“真正地为人民做一些实事”、“欢迎你们的到来,希望你们在这学有所想、学有所成”,这一句句亲切的话语无不践行着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的口号。有些话说出口,安一方心,它的真实,时间自会证明。
用手触民生。
身为医学生的我们,运用所学知识技能,一家一户走访义诊。为乡亲们测量血压的过程中,他们慈爱的眼神看向我们,似乎骄傲地说着这是我们厉害的孩子们。缓缓上升的水银柱,坚定的眼神注视着水银地跳动,我深刻感受着生命的力量。每每看到正常血压长长松一口气,微笑着表示继续保持,面对高血压的爷爷奶奶们像是怎么嘱咐都不够似的--咋们平时啊吃得清淡些,菜里少放些盐;晚上早点睡不熬夜,戒烟限酒要牢记;平日里可以散散步运动运动,有个健康的身体可是千金不换的......只有你亲身与村民们接触,你真的能感受到他们那淳朴的乡情。
扎根灯芯草田的姨姨,热爱养殖的叔叔,喜欢打麻将的婶婶,塔溪村的每一缕炊烟里,都飘着乡亲们过日子的热气。体验灯芯草收割后,手上一条条红痕方知农民粗糙的手心与劳动的艰辛;贴地而行的收割,利用根部重量增加微薄收益是村民们灵巧的小心思;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,鞋上粘黏的泥土深知农活不易。只有你自己亲身体验,才更能明白“粒粒皆辛苦”之含义。
我们一步一个脚印,在塔溪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用汗水浇灌梦想,以实干践行初心。从晨曦微露到暮色四合,我们的足迹遍布田间地头、农家院落,在乡村振兴的接力赛中,用真情和智慧书写着新时代的乡村答卷。
编辑:“青衿筑梦·赋能兴乡”暑期社会实践队 华艺洁
通讯:“青衿筑梦·赋能兴乡”暑期社会实践队 蔡旭泰